故事1:从跌倒到觉醒的葡萄牙交易员Leo
Leo来自葡萄牙,如今是全球某知名自营交易公司的明星交易员之一,累计已经拿到了近20万美元的分润奖励。可很少人知道,他的交易之路一开始可谓“撞得头破血流”。
2019年,他跟很多初入行的年轻人一样,怀揣着梦想和不小的自信,加入了一个社交媒体上的“交易群”。结果发现,那根本不是什么高手圈,而是一群靠忽悠、割韭菜为生的骗子和所谓“网红”。Leo没有气馁,反而更想证明自己。他直接跳过模拟盘,拿真金白银上阵——一头扎进市场。
起初他赚过一点钱,也因为那点成绩更坚定了“要靠交易发财”的念头,甚至选择不去读大学,全职研究投资。但现实很快给了他重击。几年下来,账户一度亏损到几乎归零。直到2023年3月,他才拿到了第一笔正式分润。另外,他也终于明白交易成功的关键根本不在“神奇策略”,而是心态。
“我用的策略其实从2021年就没变过,真正改变结果的,是我终于学会控制自己。”从那之后,他几乎不再做冲动交易,也不再在亏损后怀疑系统,而是把交易当作一门纪律与心理的修炼。如今,他稳定盈利、心态稳健,用行动证明:从谷底走出来的人,往往成长最快。
故事2:靠外汇赚出350倍回报的Paul
来自意大利的Paul,是一位全职外汇交易员。他的名字出现在某知名自营交易平台的交易榜上,是因为他做到了几乎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事——用大约1080欧元的报名费,赚出了超过40万美元的净利润。
Paul最初的账户规模是20万美元,通过稳健操作后升级到30万美元。他的主要交易品种是欧日(EURJPY)和标普500指数(S&P500),这两者波动大、节奏快,非常考验交易者的判断力和执行力。可Paul偏偏最擅长的,就是在节奏中找到平衡。
在一次采访中,他笑着说:“我不追求每天都赢,我追求让亏损不毁掉下一笔交易。”正是这样的心态,让他在一次大型行情中抓住了关键突破,账户利润飙升至50多万美元。最终,他拿到了80%的分润,也就是约40万美元。算下来,他的个人投资回报率高达350倍——是的,几乎是“以小博大”的完美范例。
Paul的故事告诉我们:自营交易不是赌运气,而是一场长期的、理性的博弈。那些真正能从市场赚钱的人,往往不是天赋异禀,而是足够自律、足够坚定。
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,这两位自营交易员的经历虽然不同,但共同的特质却非常鲜明——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,只要方法正确、心态稳健,自营交易完全可以成为一份真正能带来自由和收益的事业。
什么是自营交易
自营交易是近年来在国外特别火的一种交易方式,随着这种模式的越来越成熟,近些年来在中国的热度也开始升温,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需求,自营交易的玩法也相应第越来越花样。
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自营交易理解为:机构出钱,你来操盘。
如果赚钱了,机构和你分利润;如果亏钱,机构也不会向你索取亏损的部分。
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第一反应是:天下有这种好事?是,但也不是。
因为在你获取这个操盘资金之前,机构需要对你进行考核(参加这种考核通常需要自己购买一个参赛资格)。考核难度每家略有不同,但大致要求主要是3个:收益率达到7-10%,最大回撤不超过20%,净值浮动不低于90%。
在满足了上面几个条件后,我们就可以成为自营交易员,拿到机构给的资金。
但要注意的是,这个资格并非永久性的。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几个月打破某些约束条件,比如回撤超过20%,或是某天净值回撤到低于90%,就会因此而失去自营交易员的资格。
由于机构的资金通常较大,最小的5000美元,最大的可达100万美元。当然,多数交易员通常瞄准的目标是20万美元。但即便如此,只要获得10%的利润,就是2万美元,按照70%的分润,就是1.4万美元。
这种以极小成本获取极大产出回报,同时风险非常可控的方法,使得自营交易越来越受欢迎。各种自营交易社区在国内外也迅速走红。
自营交易社区有哪些分类?
前面说过,参加自营交易的考核需要一定的门槛。根据考核时使用的真实账户还是模拟账户,我们大致可以把自营交易社区分为两类。
第一类是使用模拟账户的,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。在这种社区,挑战者购买一个模拟账户参与考核,比如100美元购买一个1万美元的模拟账户。
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进行挑战时使用的模拟账户金额,就是通过考核后能够获得的操盘金额,举个例子:我们现在购买了一个1万美元的模拟账户,通过考核后就获得1万美元的操盘资金。相应的,如果我们想要获得10万美元资金,就需要购买一个10万美元的模拟账户,但这个模拟账户的购买费用也会高出很多,可能是1000美元。
第二类是使用真实账户的。这种通常是一些老牌经纪商旗下的自营交易社区,比如Axi select,背靠澳洲老牌券商Axi。
这种需要我们开设一个真实账户,然后使用自己的账户进行考核。在考核通过后,机构会用我们账户资金的10倍或20倍资金来跟单,获利后进行分润。
举个例子,假设我们自己使用500美元进行考核,在通过考核后。机构使用20倍资金,也就是1万美元进行跟单。
假设我们自己获得了10%的利润,即50美元。那么机构跟单的资金就获得了1000美元的利润,然后将其中70%分给操盘手,即700美元。但如果我们亏损超过了10%,那么我们的全部亏损仍然是50美元,机构跟单部分的亏损不用我们负责。
如何选择?模拟账户?还是真实账户?
如果你问我哪种更好,那么我的答案是:没有最好的,只有更适合的。因为每一类账户都有自己的优缺点,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下不同账户的优缺点。
先说真实账户,和模拟账户比,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阶梯制晋级和退阶,也就是我在前面文章里说的不会“一步归零”。以Axiselect为例,它把操盘手分为6个等级。当我们进入从种子轮进入孵化轮后,就可以享受机构的资金跟单。每晋级一个等级,跟单资金的规模,以及分润比如都会提高。反过来,如果我们中途出现操作失误,退阶时也是逐渐下降,而非直接取消分润资格。
值得注意的是,Axiselect还设置了冷静期。如果我们打破了条件,比如回撤超过了20%,并不会一次性直接取消分润资格。而是进入一个冷静期,在冷静期里如果没有继续违反最初设定的条件,那么冷静期过后,即可正常交易并享受分润。
即便是在冷静期过后,也不会直接取消分润资格。而是退阶到上一个阶段,比如加速轮会退阶到孵化轮,这个时候仍然是享受分润资格的。
相比之下,使用模拟账户交易的社区往往会有一个“一步归零”原则:在我们取得分润资格后,如果违反了条件限制,会失去分润资格。需要重新购买模拟账户参加考核。
当然,模拟账户也有它的优势。那就是风险管理上的腾挪空间更大一些。
假设在真实账户里,我们用500美元进行交易,10%的净值回撤空间就是50美元。如果我们交易的是某些高波动的产品,那么50美元的风险管理空间就相对显得有限,对技术要求也略微高了一点。
因此,我们建议在使用真实账户交易时,尽量从2000美元的账户开始,这样在风险管理上的腾挪空间更大一些。
对于模拟账户来说,这个问题就不必担心。以英皇金融旗下的自营交易为例,49美元可以购买一个5000美元的模拟账户,10%的回撤控制空间就是500美元,这样在风险控制上,可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一些。
综上所述,真实账户和模拟账户各有优劣,并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是看哪个更适合我们。
对有一定规模资金量的交易员来说,真实账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它更像是一种无意中解锁的彩蛋:在我们自己正常交易的同时,不仅能督促我们严守交易纪律,在达到条件后还能顺带着获得机构跟单部分的分润。
而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,只是缺乏资金的投资者来说,模拟账户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我们可以迅速获得更大资金的支持,更快地走向以交易为生之路。
选择平台时要避开的“坑”
除了真实账户/模拟账户之外,我们在选择自营交易社区时还有很多注意事项。随着越来越多的自营交易社区兴起,自营交易社区也变得良莠不齐,经过和很多自营交易玩家的沟通后,我总结出来一共有3个“坑”:
(1) 平台倒闭的风险。
自营交易社区不是慈善机构,也需要获取利润,它们利润来源主要是出售模拟账户的考核费用,以及操盘手带来的分润。有投资者表示,其所参加考核的社区“已经跑路”,结果白白浪费了考核费。据我们不完全统计,除了上述投资者提到的Myforexfunds,近年来海外已经倒闭的自营交易社区还有 True Forex Funds、Funds For Traders、Karma Capital等多个社区。所以在我们选择自营交易社区时,尽量选择规模大,运营时间长,或是有比较强的后台为其提供支持的社区。本文里提到的Axiselect,以及英皇金融,都是背靠十多年经营历史的老牌券商,规模大、运营时间长,有比较强的实力,相对也可靠一些。
(2) 第二个坑:看清规则。
每个自营交易社区都对订单是否有效提出了要求,这些一定要事先弄清楚!就目前我们和不同自营交易玩家沟通下来,重灾区主要在于:持仓时间和EA。
首先看持仓时间,很多持仓时间不到1分钟或3分钟的订单,可能不被平台认可。
另一个则是EA,有很多交易者和自营交易社区的纠纷,都是因为使用了EA。关于EA的部分其实也好理解,目前市面上很多EA主要是基于马丁的,这些EA在震荡市里赚钱,但到了单边市场就容易被拉爆,这也是很多自营交易社区不支持EA的原因。
除了上述两点,在参加自营交易前,一定要向平台问清楚,哪些订单不被认可,哪些规则可能导致通过考核后被取消资格,这对避免后续扯皮纠纷来说至关重要!
(2) 第三个坑:看自营交易社区的口碑。
因为自营交易已经在国内外运营了很长一段时间,所以每个平台都已经给有了自己的口碑。我们在和很多自营交易玩家沟通时,也遇到过一些“黑平台”:在交易员达到考核设定的目标后,平台仍以各种理由不给通过考核。